第(2/3)页 “盖印的时候更关键,”老陈继续说道,“要垂直下压,力度均匀,保持3到5秒,让印文完全成型。” 耿老在旁边补充:“这个时间也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确定的。时间短了印文不清晰,时间长了容易粘印。” 陈阳注意到老杜在取下印章后,还会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印文的清晰度:“合格的标准是什么?” “印文必须完整清晰,边缘无毛刺,没有气泡,颜色均匀。”老杜一边检查一边说道,“如果有任何瑕疵,都要及时重新打印。” “重新打印会不会损伤文物?”陈阳有些担心。 耿老解释道:“火漆是可以重复融化的,我们有专门的溶剂可以安全地去除不合格的火漆印,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损伤。” 陈阳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,这真是考虑得很周到。” 老杜这时已经完成了一件瓷器的打印,他小心地将瓷器放回原位,然后在记录本上详细记录:“青花釉里红梅瓶,高28.5厘米,口径5.2厘米,火漆印位置:底部款识左侧,印文清晰,操作时间14:32。” “记录也这么详细?”陈阳惊讶道。 “当然,”耿老笑呵呵拍拍陈阳的肩膀说道,“这些记录将来都要存档的,万一有什么问题,可以追溯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和时间。” 老杜点头:“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现在负责,更要对历史负责。” 这时,另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,手里拿着一份清单:“耿老,这批瓷器的照片都拍好了,包括打印前后的对比照片。” 耿老接过清单查看:“很好,照片资料也是很重要的档案。每一件文物出境前后的状态都要有完整的影像记录。” 陈阳看着这套完整的流程,不禁感叹:“这工作真是环环相扣,一点都不能马虎。” “每一个步骤都要极其小心。”耿老走到旁边正在工作人员旁边,示意陈阳仔细看着,“温度太高会损伤文物,太低又无法完整烙印。力度要适中,既要清晰可见,又不能对文物造成任何损伤。” “耿老,您说的这些标准,是怎么制定出来的?”陈阳好奇地问道。 “这些标准是经过这么多的实践总结出来的,”耿老回忆道,“最初的时候,我们也走过不少弯路,甚至出现过操作不当损伤文物的情况。” 老陈接话道:“后来,我们反复试验,不断改进工艺,才形成了现在这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。” “那损伤的文物怎么办?”陈阳担心地问。 “损伤的文物我们都会请最好的修复专家进行修复,”耿老严肃地说,“虽然修复技术很高超,但我们的原则是预防为主,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。” 陈阳看着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,不禁感叹:“这真是门技术活。” “小陈,你想不想亲自试试?”老陈突然提议道。 陈阳随后微微一愣,急忙抬手摆摆,“耿老,这活我可来不了,急性子!” “哈哈哈,你小子!”耿老笑着看看陈阳,“你说的对,这种活急性子可是干不了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