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老街文化-《正阳门庭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224章  老街文化
    被人莫名其妙说成了黑心的商人,让岳正阳哭笑不得。
    曾自己标榜自己是三好青年的岳正阳,没有想到自己也会被人说的如此不堪。
    既然这位时髦大姐这么说了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
    岳正阳坚信这位大姐的脑袋是没有问题的。
    “五爷,这玉镯就收起来吧,暂时就不卖了,等我去市场里看看再定夺吧。”
    岳正阳不想被人说第二次黑心商人,所以让曹五爷把玉镯收起来,他要去市场看看,像玉镯之类的物件究竟是多少钱。
    其实这也不能怪岳正阳价格定高了,而是他把这玉镯当古玩来卖的。
    要是拿它和新做出来的手镯相比,那肯定不一样了。
    岳正阳要去查看玉器市场的行情,那只有两个地方了。
    一个就是崇文门外,另一条就是廊坊二条了。
    崇文门外有羊市口街,羊市口街是一条南北向街道,以市大街为界分南羊市口街和北羊市口街。
    说到北羊市口,那最有名的还是羊肉。
    因为过去北羊市口附近在清乾隆时期,是以经销西北地区牧养的成羊为主的集市而得名。
    在清乾隆年间就改称北羊肉胡同,到了光绪时期又称北羊肉口,直到宣统时期才改为北羊市口。
    过去的北羊市口玉器市场也是最有名的。而如今这里还是玉器行的聚集地。
    另一条老街就是廊坊二条,也是百年老玉器街了。
    廊坊二条还有一个称号,那就是“玉器一条街”。
    可以说随便一个人在廊坊二条走上一走,都能从地上捡到一块废弃的边角料。
    当然捡的最多的人还是那些来这里维修道路的人。
    虽然这些老北京玉器行繁荣了百余年,但它始终建立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。
    也是靠压榨人力与手艺获取增长,从而制约了整体的发展规模。
    而从事玉器行的员工们都非常辛苦,还有一种“上辈子打爹骂娘,这辈子罚作玉器行”的说法。
    相对来讲别的行业学徒三年,玉器行就要学六年,由于长时间操作,还有不少人落下了残疾。
    岳正阳最熟悉的当然是廊坊二条了。
    因为廊坊二条离岳正阳以前住的大杂院不远,在当顽主的那会儿,可是没少在哪里惹是生非。
    说起廊房二条,它东起前门大街,西至煤市街。
    在过去历史上,廊房二条就是以经营古玩、玉器出名,有“玉器古玩街”之称。
    据说最兴旺时,此街共有店铺一百零三家,其中九十余家经营珠宝玉器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