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然而,朱氏心头毕竟惦记着汝宁伯府的当年旧事,眼看言谈甚欢,她打着与其日后发作起来不得消停,还不如眼下先撕掳清楚的念头,把心一横,就转过了话头。不论是宜兴郡主还是江氏,都没料到朱氏在大好的日子说这些,一时都愣住了。 见她们如此光景,朱氏又叹了一口气:“郡主和太夫人也不是外人,我也就说句实话。我早年子女上头不如意,于是心思就放在了外头,心想为何男人便能出将入相,女人便任事不由自主,所以那会儿做了不少如今看来实是不智的勾当。就是三丫头小四他们姐弟俩,早年我一度疏忽了他们。只是如今我老了,又大病了一场,真正见识了什么是天翻地覆,方才知道何为真心,何为假意,何为臂膀,何为祸害……” 朱氏说着说着,不免眼露水光,再也说不下去。而宜兴郡主想着打探到从前的陈家情形,不免也沉默了。而江氏毕竟是大起大落经历过无穷磨折的人,此时此刻既然听明白了,便不想装糊涂蒙混过去,于是便坦然点了点头。 “老太太说得我明白。若是说爵位承袭,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,况且老爷让爵在先,家里遭的事,其实和爵位并没有太大关系。先头老爷在世的时候,便对我和全哥说过,他不是不恨,不是不怨,但不想让我和全哥为了这点心结憋屈一辈子,所以让我们只凭自己的心意好好过日子便罢,什么重归宗祠等等只随缘便罢。五年前他过世的时候,于旧事也丝毫再未提过。所以,您真的不必记怀当年的事,休说是皇上赐婚,哪怕只因为全哥有意,三姑娘又是一看就知道蕙质兰心,我也会如自家女儿一般待她。” 如待女儿这般待媳妇,这承诺并不是只有一个婆婆说过,然而,从江氏口中说出来,这话却仿佛还让人信服。宜兴郡主瞥见朱氏那一脸的感激和轻松,不禁笑了起来。 “好好,今天你们把话说透了也好,这婚事办起来就更安心了。只听着这些,我也不妨插两句。过一阵子皇上就会有恩旨让杨老大人入汝宁伯宗祠,届时还会发还一些庄田。皇上对当年的事也颇为遗憾,如今他立了功,这一头少不得要加以补偿。” PS:不要怪我在书评区销声匿迹,实在是因为鸭梨巨大,一看某些书评就没法好好静心写文,所以容我当一回脑袋钻沙子里的鸵鸟……粉红终于突破二百了,大家搜刮一下再投两票支持一下好不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