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七章 花嫁(下)-《冠盖满京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宜兴郡主一时柳眉倒竖,但须臾就平静了下来。细细思量片刻,她就看着陈澜说:“也罢,眼下时辰还早,我先过去一趟,否则这喜事办得也不安宁。杨进周正陪着周王,可毕竟拖延了那么久,难免周王烦躁了起来,而且你那大表哥不顶用,外头你干爹也有事情要他帮忙,你去替一替他。顶多两刻钟到半个时辰,我就把季氏好好地送回来。”

    陈澜留着长镝和红缨在那儿看着季氏,便是知道这之后多半用不着自己,此时自然立刻答应了。宜兴郡主便指了赵妈妈带她过去,自己只带了两个大丫头匆匆走了。而赵妈妈也是面色紧绷,把陈澜主仆送到了那单独辟出来的小跨院,她就在门口吩咐院子里的健妇以及丫头们留心伺候,自己立马一阵风似的飞快地从夹道出去了。

    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

    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,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”

    才打起帘子进门,陈澜就看到周王几乎是整个人趴在了那椅背上,圆滚滚的眼睛瞪着杨进周,双颊鼓得高高的正在背诗。而她正愣神的时候,就只见周王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敏捷劲头,一下子从椅子上跳将下来,随即一溜烟冲了近前,随即咧嘴笑道:“好妹妹”

    陈澜冲他一笑,随即不露痕迹地往后头瞧了一眼,见杨进周满脸的关切,她就轻轻点了点头,又摇了摇头,最后侧头往门外那边使了个眼色,随即也顾不上他是否明白意思,又微微仰头看着周王:“宝宝哥哥背的这些诗,可是贤妃娘娘教的?”

    “娘娘教,母后也教”周王使劲点了点头,随即笑嘻嘻地说,“宝宝聪明,会背很多首,杨大哥会的我都会,他不会的我也会,我比他强”

    “宝宝哥哥当然比他强”陈澜见杨进周犹豫片刻,就蹑手蹑脚往门外走去,心里知道外头的红螺必定会把话带到,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,索性往那边座位上走去,等坐下之后又冲周王招了招手。见他很自然地跟了过来,她暗想周王在背诗上头竟然能胜过颇有读书功底的杨进周,自己光想打岔应付却不容易,心念一转就笑道,“那宝宝哥哥会不会讲故事?”

    “会,当然会,娘娘每天都讲”周王顿时兴奋了起来,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陈澜说,“好妹妹要给我讲故事?”

    “不对,今天是我听你讲故事。”陈澜回了一个灿烂的笑容,见周王先是呆着,随即脸上越发兴奋,她就伸出一根手指说,“要是讲得好,一个故事换一块糖,这可不是别人给的,是宝宝哥哥自己挣的”

    “好,好,咱们拉钩”周王不由分说地伸出小手指来,见陈澜也是爽快地伸出了手,他就二话不说勾上去拉了两下,随即拍拍双手清了清嗓子,一本正经地说,“从前,一只水蚌正在水边晒太阳,一只水鸟出来觅食……”

    清亮的声音响彻了这间偌大的屋子,旁边侍立的两个宦官最初是面面相觑,渐渐地看着陈澜的眼神就渐渐变了。季夫人久去不回,分明是出了什么事情,刚刚多亏了杨大人在这儿看着,如今这位海宁县主才刚刚来就采取了这般应对,还让周王兴高采烈欢欣鼓舞的,这份见微知著的本事还真是不一般

   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、草船借箭、刻舟求剑……一个个成语故事从周王林泰堪的口中婉转流出,让人惊叹的是,虽说中间不可避免地有些小疏失,但关键的地方几乎无一错漏,更难得的是周王那种讲述的口气,听上去仿佛是在模仿当初给他讲故事的武贤妃。此时此刻,陈澜几乎再无怀疑,呆呆傻傻的周王拥有这世上难得一见的记性,又或者是,他只记那些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